前言
電影《樹大招風》剛於2月參加第66屆柏林影展、及3月參加第40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並作為開幕電影,在上映前,我們有幸請得該片其中一位導演──黃偉傑先生,及香港著名原型師兼他的弟弟──黃偉民先生接受訪問,暢談星戰電影對他們成長及事業的影響。早在2003年筆者已因星戰前傳電影與兩位結緣,再次感謝他們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我們的專訪。
黃偉傑先生VICKY Wong(兄長)
香港導演及編劇,2002年於樹仁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系畢業及2005年於英國倫敦電影學院攻讀電影製作,一直從事影視製作,拍攝及執導多部作品,包括16米厘短片《WISH》、獨立短片《告別》、《變臉》、電影《快門》、《樹大招風》。
黃偉民先生RAY Wong(弟弟)
香港著名原型師、道具製作人、戰棋Journey: Wrath of Demons雕刻師、美術總監及原創人之一。曾為Kids logic、Toei Animation、Hot Toys製作原型,作品包括
One Piece The New World (7-Eleven)、聖鬥士星矢(Kids logic)、火鳳燎原、中華英雄等等。
▼黃偉傑先生、黃偉民先生(左至右)
(為方便閱讀,以下簡稱黃偉傑先生為VICKY、黃偉民先生為RAY)
Star Wars Base:感謝兩位接受我們的訪問,請分享你們與星戰結緣的經過。
VICKY:我跟RAY在成長過程中已經對模型、道具甚有興趣,當時我們唯一接觸外國電影的路徑就是明珠台(免費電影頻道),有一個講述電影幕後的節目叫Movie Magic,節目解構電影拍攝過程、道具製作等等。
通過節目的講解,當時我已對幕後製作嘖嘖稱奇,開始對電影行業感興趣,本身我對美術、攝影感興趣,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攝影師,但後來才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講故事,因此積極向導演方向發展。
我是因為星戰電影才立志進入電影行業,我現在跟星戰之父George Lucas同樣擔當電影導演一職,他間接地贈予、啓發了我很多,我十分感謝他。除了《樹大招風》,在我的作品中,我也會加入「Thanks George Lucas」在鳴謝名單。
RAY:我小時候已經對手工製作十分迷戀,希望把這方面發展至事業上。
由小時候開始,我與哥哥一起在報紙上剪下星戰宣傳內容(至今還保持著)、製作街道場景、參加模型比賽,後來我再製作渦卷鳴門、德蘭修女的雕塑參加公開比賽,繼而認識業內人士。
後來我報讀了朱達誠老師的雕塑課程,學習雕塑知識、技術;受到老師的啓蒙,我立志要進入雕塑這行業。雕塑行業在香港發展比較少,因此除了雕塑外,我亦從事電影道具、廣告道具製作。
除了已經融入我生活的Yoda大師哲學外,星戰電影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對模型觀感,星戰電影在模型使用手法上開創了先河,製作精細的模型去協助拍攝電影,間接推動了我進入手工製造行業。
▼兩人以講者身分出席香港PMQ元創方的藝術講座
Star Wars Base:你們有合作過嗎?
VICKY:RAY一向是我的美術指導,經常參與我的電影作品,很多場景、佈置均由他負責。
在拍攝《樹大招風》時遇上一個問題,劇情需要一部1997年的金色手提電話,這種已被淘汰的產物當然很難買到,除了外型,我還需要它能發光、揭蓋、被丟爛,道具部交出來的成品始終未達我的要求,道具部後來找上R幫忙,當時我們互相也不知道對方的參與(後來當然知道了)。
RAY:我們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合作了!道具部的人聯絡我商討製作的事,大約了解要求後,我已有相當的信心把道具造出來,我再打聽電影的詳情。
「是什麼電影呢?」
「杜琪峯導演的警匪片,詳細就不能透露了。」
「嗯…我哥好像是導演…」
Star Wars Base:哈哈,那你們的作品上,有對星戰致敬的地方嗎?
VICKY:從我的畢業作品開始,幾乎每一套作品上,我都刻意在鏡頭不起眼的位置放一隻 Yoda 的小玩偶,作為對SW電影的一種致敬。
RAY:其實是很顯眼的,我每次也提示Yoda是肯定會入鏡的,但他堅持。
VICKY:向SW致敬嘛!即將上映的電影《樹大招風》,因顧及電影整體性及電影公司的方向,所以沒有加入星戰元素,如果是由我主導的電影,我一定想辦法加入SW元素。
另外在我執導的電影《快門》結局裡,主角之一老鬼對黑仔說:「多謝你救了我…」,黑仔不理解他的說話。其實這一幕是參考 EP VI 結局,黑仔(Luke)拯救了老鬼(Darth Vader/Anakin Skywalker),完成了老鬼(Darth Vader/Anakin Skywalker)的救贖,熟悉SW的朋友,對這一幕會有共鳴。
RAY:大約2003年,我僅憑Star Wars Insider Magazine封面雕刻了1:5 比例clone trooper上半身胸像,當時很多細節都是根據 EP II 中的造型推斷出來,完成品像十分高,在業界及星戰粉絲界也得到十分高的評價。
Star Wars Base:有跟星戰有關的趣事可以跟我們分享嗎?
VICKY:2005年,EP III上映前夕,當時我在英國倫敦讀書,當地正舉辦一個馬拉松活動:連續觀看六部星戰電影(4>5>6>1>2>3)。不幸地,馬拉松舉辦的日子跟我畢業作品的拍攝期是同一日,作為導演的我豈可掉下整隊拍攝隊伍呢?
於是,為了解決問題,我去找監製──校長先生,希望他把拍攝日子改一改,好讓我參加馬拉松。
校長(監製):要整隊人為你改期?!給我一個合適的理由!
我:因為我要參加星戰馬拉松……(下刪仟字解釋)
校長(監製):哦!是SW!嗯…如果你能讓一張票給我,我或許可以考慮…
於是我在倫敦街頭睡了兩晚,排在第九位,買了戲院第九行位置,當然連校長的份一起買了…得償所願參加馬拉松。
活動當日,由早上7點多開始,影院按真實上映時序播放了六套電影,有大約50個 The 501st Legion隊員在戲院駐場,加上幾乎每人也帶備光劍,現場氣氛整日也十分高漲,經過連續十個多小時放映,終於到達活動終點──播放EP III。在播放前,星戰之父George Lucas及一眾主要演員在The 501st Legion英國分隊陪同下進場並進行致詞、開幕儀式。他一進場,粉絲不約而同高呼:
「Thanks George!Thanks George!Thanks George!」
我完全感受到身邊的人對星戰的熱誠、熱愛,所有情緒均在George進場一刻大爆發。
RAY:在2015年9月,我和友人因工作關係去了英國,而Secret Cinema(營運真人電影體驗的電影院)在那個期間上映 EP V(身歷其境版),我和友人在事前已報了名,工作後便匆匆趕到舉辦活動的小鎮上。
到達後我們查閱主辦提供的地圖,以為可以查到路線圖,但地圖上僅顯示「祕密」二字,再查Google地圖,顯示「不要告訴別人」。
於是我們就慌了,在車站上到處逛,然後我們發現了一位有星戰打扮的路人,便抓著他問是否知道Secret Cinema的位置,路人聽後似有口難言,鬼祟地為我們指出方向,雖然我們十分不惑,也只好跟著他的指示(幸好正確),幾乎在最後一刻才到達場地。
經過一連串的安檢程序,再走過一條很長的隧道,我們進入一個大貨櫃,再在另一邊走出來,突然有一個叛軍的軍官走出來叫我們奔跑,再伏在掩護物聽取任務指示,任務內容是:進入一個星球檢查帝國的機密。
我們進入一個類似小戲院的駕駛艙,有幾個會轉換窗外環境的窗口,配合震動效果、噴出的煙霧,我們好像真的在乘坐太空船;經歷完太空旅程後,艙門打開,我們踏在沙地上,抬頭望向天,天空有兩個太陽……我們到達Tatooine了!
當時我們已經十分興奮,踏在Tatooine沙地上,遠處有一個Sandtrooper巡邏,慢慢向我們走來,我們走進一個很商品化的Tatooine市場,有熱狗和啤酒賣,根據任務指示,我們到達Cantina酒吧,找到由真人扮的Han Solo、Obi-Wan,打聽了一些情報,在遊歷完Tatooine後我們再坐「太空船」去到另一個地區,然後被一隊Stormtrooper俘虜,往後還有很多體驗內容,包括1:1 X-Wing和Tie Fighter的追逐戰、成為EP IV結局(頒獎典禮)的一份子等等。
在成為EP IV結局的一分子後,我們以為體驗已經完了,因為接下來的節目是坐在電影院觀看 EP V,當時感覺有一點失望,但很快就回復興奮,因為除了高質畫面、超高漲的現場氣氛(1,200人一起觀看電影)、還有真人在螢幕前同步,當有Snowtrooper出現在螢幕時,現場就有Snowtrooper現身;當Vader在Cloud City決戰Luke時,現場就有吊橋出現,Vader和Luke在橋上現身,上演和螢幕一樣的決戰,配合燈光、道具,他們好像拿著真的光劍在決鬥一樣,Luke被斬斷的手更會跌入觀眾群。
整個體驗大約是5小時,以不同形式重新體驗了 EP IV和 EP V。(更多Secret Cinema相片)
Star Wars Base:第一部重啓的星戰電影《Star Wars: Episode VII – The Force Awakens》在剛過去的12月已正式上映,你有什麼評語呢?
VICKY:我視 EP IV – EP VI 為我的電影聖經,某程度上,新電影辜負了我,愧對這個品牌、粉絲。
電影純粹考慮大眾樂於見到的元素,電影固然有商業考慮,但我認為在既有框架下可以有更大發揮。故事推進按時下娛樂片節奏編排,令整套電影不乏悶場,但劇本實在太懶──過份重覆 EP IV。
我也是一個導演,我絕對明白J.J的難處,要承接 EP IV – EP VI 的包袱去打造新的星戰電影三部曲、面對新舊粉絲、應付公司的壓力、與演員溝通等等,要同時妥善處理這些問題是相當困難的。
但經典就是經典,以重覆的手法去打造一個新世代的經典是無力的,情況就如《侏羅纪世界》(英文:Jurassic World)重覆《侏羅紀公園》一樣,電影大收旺場,但劇情了無新意,在電影角度上是無寸進,只是一套荷里活的特技娛樂片。我這樣說好像很輕視這一類電影,但事實是有成功的經典電影續集──《末日先鋒:戰甲飛車》(英語:Mad Max: Fury Road),它如何成功我不詳述了,因為大家都是近年的經典續集作品,相比下,EP VII 自然被比下去。
RAY:星戰電影(EP IV – EP VI)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是因為它的拍攝手法、電影概念,它是劃時代的產物,在那個不屬於它的年代面世,超越了當時所有電影。
新電影只能算是舊酒新瓶,沒有新元素,在廿多年後,新星戰電影沒有超越舊星戰電影,角色、電影也失去當年的味道,令我追捧不了。
VICKY:但我十分喜歡 Rey,她的口音、氣質,但她太快成了高手,不同於Luke,慢慢由一個農村男孩變成一個絕地大師。
RAY:新奸角Kylo Ren整體不太討好,出場感太無力;Finn好像早期港產電影的成龍,誤打誤撞、正義、詼諧,他在基地挾持Captain Phasma那一幕……那種演繹的方式,我看的時候真的很難受,相反,前傳角色Mace Windu戲份雖少,卻能塑造一位絕地大師的形象。
VICKY:撇除商業元素,我以獨立的角度去看 EP VII,電影劇本、拍攝均不達標,分鏡運用太似連續劇,歸根究底是劇本的問題,太依賴娛樂片的公式。
至於電腦特技和畫面就不作評價了,荷里活的大製作那有不好的特技?
Star Wars Base:Vicky你的作品《樹大招風》即將上映,可以為大家分享相關的事嗎?
VICKY:我是因為得到鮮浪潮的電影獎項而被杜琪峯先生選上,成為這部電影的一份子。
電影已經歷五年時間製作,期間劇本多次被推翻、重寫,可謂相當痛苦。杜琪峯先生給了我們一個劇本大綱,然後放手讓我們去創作;我必須投入角色的思維中,一一讀出他的行動、說話,把角色描寫得很深入,方能達到他和監製的要求。
我之前已經做了很多資料搜集,但礙於時代久遠,拍攝途中還是遇上困難,例如街道、汽車、道具。本身《樹大招風》是用底片拍攝,而非數碼拍攝,但因時機問題,後來還是用數碼拍攝,這一點很可惜。
作品有幸參加了很多影展,但此刻作品上映時,我的心情是「終於完了」,因為這部電影已拖了很長的時間,我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,但電影永遠是遺憾的藝術品,以有限的時間、金錢完成。
▼《樹大招風》拍攝情況、劇照、幕後
Star Wars Base:你們對在2016年底上映的外傳電影《Rogue One: A Star Wars Story》有什麼期望嗎?
RAY:暫時沒什麼期望。
VICKY:相反,我對外傳電影有期望,因為它沒有包袱,編劇、製片人可以放手一搏,在沒有框架下,想像空間更寬,他們或許可以用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描寫螢幕下的星戰世界。
Star Wars Base:你們對在2016年底上映的外傳電影《Rogue One: A Star Wars Story》有什麼期望嗎?
RAY:暫時沒什麼期望。
VICKY:相反,我對外傳電影有期望,因為它沒有包袱,編劇、製片人可以放手一搏,在沒有框架下,想像空間更寬,他們或許可以用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描寫螢幕下的星戰世界。
我本身十分喜歡原祖Stormtrooper,期待他們重現大銀幕,當然還有Darth Vader。
Star Wars Base:你們兩位也是 The 501st Legion 香港分隊的隊員,有什麼有關501st的事可以分享嗎?
RAY:很感動,能夠加入501st這個大家庭,突然之間多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群長不大的人。
VICKY:一直也有意加入,但因為時間、財力一直未有行動。加入前,我對扮裝是沒有好感的,但經過對裝備的研究、製作,我已經愛上扮裝,加上我本身喜歡Stormtrooper,所以現在我很喜歡變身成Stormtrooper。
如電影《PTU》對白:「著起呢套衫就係自己人。」
VICKY:我和RAY共用一個工作室,我經常看到他望著盔甲,但不動工…
RAY:我在思考動工的步驟,思考了9000次。
VICKY:我們勝在有兩個人,我們互相提點對方的在製作上的不足、度身、拍照。
RAY:加入501st後,我突然變得自戀了,經常照鏡、返看自己的活動照片。我計劃要製作出 1:1 Speed er Bike。
Star Wars Base:借此機會,您有什麼話想對廣大星戰迷說?
VICKY:不抱有期望就不會有失望。
RAY:真正的星球大戰──經典三部曲(EP IV – EP VI)。
相關網站
相關文章
撰文:Man Kam
攝影:Joseph Chan
*電影《樹大招風》照片版權由寰亞電影有限公司(Media Asia Film)擁有。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