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把這種香港獨有的文化在我的藝術品中呈現出來
迪嘉先生是香港著名的畫家,創造了名為「Wonderland」的插畫世界,他融合中西文化,將中國傳統特色注入作品,創作了名為《中式沙鍋》(英語:Chinese Star Pot)一系列的插畫,名稱取自「星戰」二字英文發音的廣東話諧音,作品繪畫的人物除了揉合星戰角色的特徵,亦帶有濃厚的中國元素。早前我們參觀迪嘉先生在香港舉辦的畫展《中式沙鍋》,欣賞畫作之餘,我們亦有幸得到迪嘉先生抽空接受我們的訪問,暢談星戰電影和創作趣事。
(為方便閱讀,以下簡稱迪嘉先生為Tik Ka)
1) 十分感謝Tik Ka抽空接受我們的訪問,請為讀者簡單介紹自己。
Tik Ka: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,從事了十年藝術工作,一直致力呈現中西文化揉合的藝術品。我在香港最特別的時代長大──殖民時代,它帶來文化融合,我想把這種香港獨有的文化在我的藝術品中呈現出來,我的藝術品包括了油畫、雕塑等。
2) 可以分享你創作《中式沙鍋》(英語:Chinese Star Pot)的由來嗎?
Tik Ka:我一直是個星戰粉絲。我看到不少日本藝術家創作出以星戰為基礎的日本文化藝術品,包括浮世繪、日本武士化的星戰人物,我很希望香港也能有自己的星戰作品,而且由我親手呈現出來。
中國的年畫除了是民間美術,同時也是為家宅避邪的的門神,也有恭賀新禧的意思。《中式沙鍋》是以中國年畫概念為基礎,再注入星戰角色元素,一個個星戰角色都威武地如門神般英姿颯颯、騰雲駕霧,足以見到中西文化揉合的藝術美感。
我第一個繪畫的角色是Yoda大師,創作時我參考壽星公造型,大約用了3個小時就完成,我沒想過他們的屬性是如此匹配:壽星公與Yoda的年邁、智慧。之後我再創作以哪吒為基本元素的Luke Skywalker,再把概念伸延到往後作品。
我把完成品放上社交平台後太受好評(原本要求我創作的網站沒有刊登),我更因此得到在香港、英國倫敦唐人街和台灣展出作品的機會。
▼香港畫展現場
3) 有什麼信息想通過作品傳達給觀眾?
Tik Ka:期待已久的電影《Star Wars: Episode VII – The Force Awakens》終於上映,加上農曆新年即將來臨,希望通過作品向大家傳播正面信息,亦為香港星戰界貢獻一分力量,燃起大家心中的星戰之火。
4) 創作上有什麼趣事可以跟我們分享?
Tik Ka:我希望將中國家傳戶曉的神話人物或傳統習俗加入我的創作,同時跟角色性格匹配,例如Han Solo踏著兩個車輛,喻意是他的運輸生意(走私生意)貨如輪轉;Leia化身成嫦娥,因為她們都是公主;BB-8是葫蘆、Yoda是壽星公、Luke Skywalker是哪吒等等。
最貼近Darth Vader的中國神話人物是鍾馗,配合他威武的形象,意想不到這個鍾馗版的Vader最受歡迎。
▼在Tik Ka筆下,星戰人物化身成中國文化中守護家宅的門神
5) 星戰電影有那些元素是你最欣賞的/或最能啓發藝術家創造?
Tik Ka:我最欣賞的是電影人物塑造,能把多方面的元素科幻化,例如太空武士這個概念,到今日仍是曆久常新。
另一樣是將心態形象化,例如正邪之分,一般電影會把這個區別放在演員的樣貌上:忠的帥、奸的醜。但星戰電影以光劍顏色區分,紅色代表邪惡、藍色代表正義,這正是星戰厲害之處。
6) 借此機會,您有什麼話想對廣大星戰迷說?
Tik Ka:星戰文化可謂影響三代人,我受親戚影響而開始喜歡星戰,我的愛女在我的影響下也開始接觸星戰文化。
星戰電影除了是一套經典的科幻電影,也是一種精神,它有凝聚粉絲的力量,讓大家共同擁護一個文化,在這強大的凝聚力下又再洐生如 The 501st Legion 的專業扮裝團隊,身體力行來推動星戰文化。
期待由迪士尼影業重啓的星戰電影也能傳承星戰文化之精彩!
▼Tik Ka的愛女在他筆下化身成 Leia 公主及可愛 Vader
相關網站:
- 迪嘉先生個人網站 / Facebook page
- 迪嘉先生另一兒童作品:Little Moon & Friends
▼畫展的紀念品:《中式沙鍋》利是封
備:採訪時間為2016年1月初,因筆者之筆誤而延至3月才發佈,特別向迪嘉先生及讀者們致歉。
撰文:Man Kam
記者:Joseph Chan、Man Kam
攝影:Joseph Ch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