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贴至hypesphere,由《哥吉拉》(Godzilla)导演盖瑞斯艾德华(Gareth Edwards)执导的《星际大战外传:侠盗一号》(Rogue One: A Star Wars Story)就要在明天台湾抢先上映,在进戏院之前,来看看这部电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吧!
- 第一次没有开场爬升字幕(Opening Crawl)
乔治卢卡斯(George Lucas)自1977 年带来首部《星际大战》(Star Wars)电影后,就为这部系列作品开创了无数的经典,其中每部电影开始前的爬升字幕也是整个故事剧情的一部份,言简意赅的前情提要让观众能更容易进入观影状况。不过这次在《星际大战外传:侠盗一号》则舍弃了这个传统,将如同多数电影的开场方式一般,直接打上片名标题。
- 第一次由麦可贾奇诺(Michael Giacchino)担纲配乐
《星际大战》系列电影从1977 年《星际大战四部曲:曙光乍现》(Star Wars: A New Hope)到2015 年《Star Wars:原力觉醒》(Star Wars: The Force Awakens),总共七部电影、38 年的时间,都是由约翰威廉斯(John Williams)谱曲,打造许多令人难忘的主题配乐,并曾以《星际大战:曙光乍现》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。不过《星际大战外传:侠盗一号》作为此系列首部番外篇独立电影,也将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,找来了曾以皮克斯动画电影《天外奇迹》(Up)拿下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的麦可贾奇诺创作全新音乐。
- 第一次没有出现绝地武士
《星际大战》系列可以说是以绝地武士「天行者」家族作为剧情发展的主轴,但是《星际大战外传:侠盗一号》的故事背景发生在《星际大战四部曲:曙光乍现》之前,然而在《星际大战三部曲:西斯大帝的复仇》(Star Wars Episode III: Revenge of the Sith)时,绝地圣殿中的绝地武士以及小小学徒被全数歼灭,仅存的绝地武士为了保命各自隐身匿迹、独立修行。因此在这个时空背景下,绝地武士甚至原力都成了一种传说般的存在。
- 第一次选用亚洲演员作为主角群之一
《星际大战》系列的故事因发生在银河系中,因此多元化绝对也是其象征之一。而在迪士尼影业与卢卡斯影业合作了《Star Wars:原力觉醒》后,更将其展现到演员及角色身上,这次在《星际大战外传:侠盗一号》中,更于主角群中加入了两位相当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亚洲演员:甄子丹、姜文,两人分别在片中饰演盲僧席鲁与武将巴兹,不仅表现出众,也将为此系列电影开展更广泛的观众族群。
- 第一次以动态捕捉技术呈现机器人角色
除了有众多人类角色外,《星际大战》当中也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角色。而此系列作向来以「真实」闻名,不仅实际打造实体或是等比例的模型与道具,就连机器人也是由真人演出,最具知名度的宇航机器人R2-D2 与礼宾机器人C-3PO 就分别由肯尼贝克(Kenny Baker)及安东尼丹尼斯(Anthony Daniels)饰演,至于在《Star Wars:原力觉醒》抢走所有目光的BB-8 则是在导演JJ 亚柏拉汉(JJ Abrams)的要求下做出一个真的会滚动的球形机器人。此次在《星际大战外传:侠盗一号》也有一个有趣的机器人:K-2SO,它原本是银河帝国的安全守卫军,然而被改写程式成为了义军联盟的助手。当然它也有一个饰演的演员,不过则是由艾伦图克(Alan Tudyk)以动态捕捉的方式诠释,除了外形的受限程度缩小之外,动作也会更加灵活,此外艾伦也为此角献声配音。
- 第一次使用 Panavision 70mm 拍摄
虽然《星际大战外传:侠盗一号》并非第一部以数位方式拍摄的《星际大战》电影,不过此片却结合了相当特别的拍摄模式,以Arri Alexa 65 数位摄影机搭上Ultra Panavision 70 的镜头,这也是这两间在好莱坞电影产业的龙头摄影器材大厂首次合作,除了呈现出更清晰的影像画质之外,旧式横向宽银幕的画面比例也塑造出一种复古时代感,更符合这部电影的背景年代。导演盖瑞斯艾德华(Gareth Edwards)以「过去的现代版」来形容,这也是此片尝试达成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