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March 22, 2025
More

    一门双杰!受星战电影启发的黄氏兄弟

    前言

    电影《树大招风》刚于2月参加第66届柏林影展、及3月参加第4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并作为开幕电影,在上映前,我们有幸请得该片其中一位导演──黄伟杰先生,及香港著名原型师兼他的弟弟──黄伟民先生接受访问,畅谈星战电影对他们成长及事业的影响。早在2003年笔者已因星战前传电影与两位结缘,再次感谢他们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我们的专访

    黄伟杰先生VICKY Wong(兄长)

    香港导演及编剧,2002年于树仁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毕业及2005年于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制作,一直从事影视制作,拍摄及执导多部作品,包括16米厘短片《WISH》、独立短片《告别》、《变脸》、电影《快门》、《树大招风》。

    黄伟民先生RAY Wong(弟弟)

    香港著名原型师、道具制作人、战棋Journey: Wrath of Demons雕刻师、美术总监及原创人之一。曾为Kids logic、Toei Animation、Hot Toys制作原型,作品包括
    One Piece The New World (7-Eleven)、圣斗士星矢(Kids logic)、火凤燎原、中华英雄等等。

    黄伟杰先生、黄伟民先生(左至右)

    (为方便阅读,以下简称黄伟杰先生为VICKY、黄伟民先生为RAY)

    Star Wars Base感谢两位接受我们的访问,请分享你们与星战结缘的经过。

    VICKY我跟RAY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对模型、道具甚有兴趣,当时我们唯一接触外国电影的路径就是明珠台(免费电影频道),有一个讲述电影幕后的节目叫Movie Magic,节目解构电影拍摄过程、道具制作等等。

    通过节目的讲解,当时我已对幕后制作啧啧称奇,开始对电影行业感兴趣,本身我对美术、摄影感兴趣,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摄影师,但后来才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讲故事,因此积极向导演方向发展。

    我是因为星战电影才立志进入电影行业,我现在跟星战之父George Lucas同样担当电影导演一职,他间接地赠予、启发了我很多,我十分感谢他。除了《树大招风》,在我的作品中,我也会加入「Thanks George Lucas」在鸣谢名单。

    RAY我小时候已经对手工制作十分迷恋,希望把这方面发展至事业上。

    由小时候开始,我与哥哥一​​起在报纸上剪下星战宣传内容(至今还保持着)、制作街道场景、参加模型比赛,后来我再制作涡卷鸣门、德兰修女的雕塑参加公开比赛,继而认识业内人士。

    后来我报读了朱达诚老师的雕塑课程,学习雕塑知识、技术;受到老师的启蒙,我立志要进入雕塑这行业。雕塑行业在香港发展比较少,因此除了雕塑外,我亦从事电影道具、广告道具制作。

    除了已经融入我生活的Yoda大师哲学外,星战电影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对模型观感,星战电影在模型使用手法上开创了先河,制作精细的模型去协助拍摄电影,间接推动了我进入手工制造行业。

    两人以讲者身分出席香港PMQ元创方的艺术讲座

    201603_int V&R_ PMQ(1)

    Star Wars Base你们有合作过吗?

    VICKYRAY一向是我的美术指导,经常参与我的电影作品,很多场景、布置均由他负责。

    在拍摄《树大招风》时遇上一个问题,剧情需要一部1997年的金色手提电话,这种已被淘汰的产物当然很难买到,除了外型,我还需要它能发光、揭盖、被丢烂,道具部交出来的成品始终未达我的要求,道具部后来找上R帮忙,当时我们互相也不知道对方的参与(后来当然知道了)。

    RAY我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合作了!道具部的人联络我商讨制作的事,大约了解要求后,我已有相当的信心把道具造出来,我再打听电影的详情。

    「是什么电影呢?」
    「杜琪峰导演的警匪片,详细就不能透露了。」
    「嗯…我哥好像是导演…」

    Star Wars Base哈哈,那你们的作品上,有对星战致敬的地方吗?

    VICKY从我的毕​​业作品开始,几乎每一套作品上,我都刻意在镜头不起眼的位置放一只 Yoda 的小玩偶,作为对SW电影的一种致敬

    RAY其实是很显眼的,我每次也提示Yoda是肯定会入镜的,但他坚持。

    VICKY向SW致敬嘛!即将上映的电影《树大招风》,因顾及电影整体性及电影公司的方向,所以没有加入星战元素,如果是由我主导的电影,我一定想办法加入SW元素。

    另外在我执导的电影《快门》结局里,主角之一老鬼对黑仔说:「多谢你救了我…」,黑仔不理解他的说话。其实这一幕是参考EP VI 结局,黑仔(Luke)拯救了老鬼(Darth Vader/Anakin Skywalker),完成了老鬼(Darth Vader/Anakin Skywalker)的救赎,熟悉SW的朋友,对这一幕会有共鸣。

    RAY大约2003年,我仅凭Star Wars Insider Magazine封面雕刻了1:5 比例clone trooper上半身胸像,当时很多细节都是根据EP II 中的造型推断出来,完成品像十分高,在业界及星战粉丝界也得到十分高的评价。

    Star Wars Base有跟星战有关的趣事可以跟我们​​分享吗?

    VICKY不幸地,马拉松举办的日子跟我毕业作品的拍摄期是同一日,作为导演的我岂可掉下整队拍摄队伍呢?

    于是,为了解决问题,我去找监制──校长先生,希望他把拍摄日子改一改,好让我参加马拉松。

    校长(监制):要整队人为你改期? 给我一个合适的理由!
    我:因为我要参加星战马拉松……(下删仟字解释)
    校长(监制):哦!是SW!嗯…如果你能让一张票给我,我或许可以考虑…

    于是我在伦敦街头睡了两晚,排在第九位,买了戏院第九行位置,当然连校长的份一起买了…得偿所愿参加马拉松。

    活动当日,由早上7点多开始,影院按真实上映时序播放了六套电影,有大约50个The 501st Legion队员在戏院驻场,加上几乎每人也带备光剑,现场气氛整日也十分高涨,经过连续十个多小时放映,终于到达活动终点──播放EP III。在播放前,星战之父George Lucas及一众主要演员在The 501st Legion英国分队陪同下进场并进行致词、开幕仪式。他一进场,粉丝不约而同高呼:

    「Thanks George!Thanks George!Thanks George!」

    我完全感受到身边的人对星战的热诚、热爱,所有情绪均在George进场一刻大爆发。

    RAY在2015年9月,我和友人因工作关系去了英国,而Secret Cinema(营运真人电影体验的电影院)在那个期间上映EP V(身历其境版),我和友人在事前已报了名,工作后便匆匆赶到举办活动的小镇上。

    到达后我们查阅主办提供的地图,以为可以查到路线图,但地图上仅显示「秘密」二字,再查Google地图,显示「不要告诉别人」。

    于是我们就慌了,在车站上到处逛,然后我们发现了一位有星战打扮的路人,便抓着他问是否知道Secret Cinema的位置,路人听后似有口难言,鬼祟地为我们指出方向,虽然我们十分不惑,也只好跟着他的指示(幸好正确),几乎在最后一刻才到达场地。

    经过一连串的安检程序,再走过一条很长的隧道,我们进入一个大货柜,再在另一边走出来,突然有一个叛军的军官走出来叫我们奔跑,再伏在掩护物听取任务指示,任务内容是:进入一个星球检查帝国的机密。

    我们进入一个类似小戏院的驾驶舱,有几个会转换窗外环境的窗口,配合震动效果、喷出的烟雾,我们好像真的在乘坐太空船;经历完太空旅程后,舱门打开,我们踏在沙地上,抬头望向天,天空有两个太阳……我们到达Tatooine了!

    当时我们已经十分兴奋,踏在Tatooine沙地上,远处有一个Sandtrooper巡逻,慢慢向我们走来,我们走进一个很商品化的Tatooine市场,有热狗和啤酒卖,根据任务指示,我们到达Cantina酒吧,找到由真人扮的Han Solo、Obi-Wan,打听了一些情报,在游历完Tatooine后我们再坐「太空船」去到另一个地区,然后被一队Stormtrooper俘虏,往后还有很多体验内容,包括1:1 X-Wing和Tie Fighter的追逐战、成为EP IV结局(颁奖典礼)的一份子等等。

    在成为EP IV结局的一分子后,我们以为体验已经完了,因为接下来的节目是坐在电影院观看EP V,当时感觉有一点失望,但很快就回复兴奋,因为除了高质画面、超高涨的现场气氛(1,200人一起观看电影)、还有真人在萤幕前同步,当有Snowtrooper出现在萤幕时,现场就有Snowtrooper现身;当Vader在Cloud City决战Luke时,现场就有吊桥出现,Vader和Luke在桥上现身,上演和萤幕一样的决战,配合灯光、道具,他们好像拿着真的光剑在决斗一样,Luke被斩断的手更会跌入观众群。

    整个体验大约是5小时,以不同形式重新体验了 EP IV和 EP V。更多Secret Cinema相片

    Star Wars Base第一部重启的星战电影《Star Wars: Episode VII – The Force Awakens》在刚过去的12月已正式上映,你有什么评语呢?

    VICKY我视 EP IV – EP VI 为我的电影圣经,某程度上,新电影辜负了我,愧对这个品牌、粉丝。

    电影纯粹考虑大众乐于见到的元素,电影固然有商业考虑,但我认为在既有框架下可以有更大发挥。故事推进按时下娱乐片节奏编排,令整套电影不乏闷场,但剧本实在太懒──过份重覆 EP IV。

    我也是一个导演,我绝对明白JJ的难处,要承接EP IV – EP VI 的包袱去打造新的星战电影三部曲、面对新旧粉丝、应付公司的压力、与演员沟通等等,要同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是相当困难的。

    但经典就是经典,以重覆的手法去打造一个新世代的经典是无力的,情况就如《侏罗纪世界》(英文:Jurassic World)重覆《侏罗纪公园》一样,电影大收旺场,但剧情了无新意,在电影角度上是无寸进,只是一套荷里活的特技娱乐片。我这样说好像很轻视这一类电影,但事实是有成功的经典电影续集──《末日先锋:战甲飞车》(英语:Mad Max: Fury Road),它如何成功我不详述了,因为大家都是近年的经典续集作品,相比下,EP VII 自然被比下去。

    RAY星战电影(EP IV – EP VI)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拍摄手法、电影概念,它是划时代的产物,在那个不属于它的年代面世,超越了当时所有电影。

    新电影只能算是旧酒新瓶,没有新元素,在廿多年后,新星战电影没有超越旧星战电影,角色、电影也失去当年的味道,令我追捧不了。

    VICKY但我十分喜欢 Rey,她的口音、气质,但她太快成了高手,不同于Luke,慢慢由一个农村男孩变成一个绝地大师。

    RAY新奸角Kylo Ren整体不太讨好,出场感太无力;Finn好像早期港产电影的成龙,误打误撞、正义、诙谐,他在基地挟持Captain Phasma那一幕……那种演绎的方式,我看的时候真的很难受,相反,前传角色Mace Windu戏份虽少,却能塑造一位绝地大师的形象。

    VICKY撇除商业元素,我以独立的角度去看 EP VII,电影剧本、拍摄均不达标,分镜运用太似连续剧,归​​根究底是剧本的问题,太依赖娱乐片的公式。

    至于电脑特技和画面就不作评价了,荷里活的大制作那有不好的特技?

    Star Wars BaseVicky你的作品《树大招风》即将上映,可以为大家分享相关的事吗?

    VICKY我是因为得到鲜浪潮的电影奖项而被杜琪峰先生选上,成为这部电影的一份子。

    电影已经历五年时间制作,期间剧本多次被推翻、重写,可谓相当痛苦。杜琪峰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剧本大纲,然后放手让我们去创作;我必须投入角色的思维中,一一读出他的行动、说话,把角色描写得很深入,方能达到他和监制的要求。

    我之前已经做了很多资料搜集,但碍于时代久远,拍摄途中还是遇上困难,例如街道、汽车、道具。本身《树大招风》是用底片拍摄,而非数码拍摄,但因时机问题,后来还是用数码拍摄,这一点很可惜。

    作品有幸参加了很多影展,但此刻作品上映时,我的心情是「终于完了」,因为这部电影已拖了很长的时间,我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,但电影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品,以有限的时间、金钱完成。

    《树大招风》拍摄情况、剧照、幕后

    Star Wars Base你们对在2016年底上映的外传电影《Rogue One: A Star Wars Story》有什么期望吗?

    RAY暂时没什么期望。

    VICKY相反,我对外传电影有期望,因为它没有包袱,编剧、制片人可以放手一搏,在没有框架下,想像空间更宽,他们或许可以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描写萤幕下的星战世界。

    我本身十分喜欢原祖Stormtrooper,期待他们重现大银幕,当然还有Darth Vader。

     

    Star Wars Base你们两位也是 The 501st Legion 香港分队的队员,有什么有关501st的事可以分享吗?

    RAY很感动,能够加入501st这个大家庭,突然之间多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群长不大的人。

    VICKY一直也有意加入,但因为时间、财力一直未有行动。加入前,我对扮装是没有好感的,但经过对装备的研究、制作,我已经爱上扮装,加上我本身喜欢Stormtrooper,所以现在我很喜欢变身成Stormtrooper。

    如电影《PTU》对白:「着起呢套衫就系自己人。」

    VICKY我和RAY共用一个工作室,我经常看到他望着盔甲,但不动工…

    RAY我在思考动工的步骤,思考了9000次。

    VICKY我们胜在有两个人,我们互相提点对方的在制作上的不足、度身、拍照。

    RAY加入501st后,我突然变得自恋了,经常照镜、返看自己的活动照片。我计划要制作出 1:1 Speed​​ er Bike。

    Star Wars Base借此机会,您有什么话想对广大星战迷说?

    VICKY不抱有期望就不会有失望。

    RAY真正的星球大战──经典三部曲(EP IV – EP VI)。

    201603_int V&R(1)

    相关网站

    相关文章

    撰文:Man Kam
    摄影:Joseph Chan

    *电影《树大招风》照片版权由寰亚电影有限公司(Media Asia Film)拥有。 *

    Man Kam
    Man Kamhttps://starwarsbase.com/
    居住於香港的星戰毒男,沉迷於科幻及文字世界。夢想訪問George Lucas、一眾星戰導演及演員、參觀美國天行者牧場、提早退休寫書。

    相關報導

    最新報導

    YouTube 頻道

    error: 內容受到保護!